如果我們同學在畢業(yè)分配時,正確地認識自己,把設定的限制條件放寬,把心理預期調整到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程度,本著先找機會入門,再努力展現實力,有實力就有勢力,有勢力就不用愁待遇和未來發(fā)展的邏輯來調整自己的心態(tài),那么,在與用人單位溝通時,就會以真誠與平和的心態(tài)打動對方,快速尋找到入門的機會。既然入門了,還用愁英雄無用武之地嗎?
如果我們同學在畢業(yè)時太把自己當回事,就不會客觀地分析自己到底能干什么,能給對方帶來什么?特別是對于缺乏相符職業(yè)背景的人來說,你讓對方憑什么就相信你能給他帶來高價值?有的學員一廂情愿地把自己的心里預期挑得很高,挑崗位、挑地點、挑薪酬,有的甚至已經被不錯的用人單位看上了,但由于“獅子大開口”,讓不靠譜的待遇要求嚇走了對方,失去了機會,最后還弄得一肚子抱怨…。有的老總跟我說:不是不想給他機會,也不是不想給他高薪,更不是給不起他高薪,就是覺得他不值那個錢。我跟學員說:“你先進去,對于轉行的人來說,機會最重要,你努力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才能,當你能夠為單位創(chuàng)造價值,獲得別人認可的時候,你就不用愁單位不給你加薪了,因為這個行業(yè)到處缺能干的人。”但一些學員聽不進去,任憑自己的“執(zhí)著”把事情越搞越遭。
我認為人在職場是在進行一場馬拉松比賽,而不是參加百米賽跑,特別是對于那些為了實現職業(yè)夢想,希望轉行入行到一個可以持久發(fā)展的領域的人來說,看長遠要重于當下。以5年發(fā)展為例,也許你前3年都在投入、付出,那是在積累,不定哪一天會發(fā)生質變,只要奔著你的目標不斷前行,堅持不懈地用心積累和投入,你就會實現飛越,獲得成功,也許后兩年就會成倍地收回前3年的投入。這是我對20/80定律的一個新角度的理解。
其實,我們有太多學員案例可以說明這一點,他們沒有用到5年,只有2年就開始創(chuàng)造不凡的業(yè)績了。前不久我去華南走訪部分用友學院老學員和用人單位,就受到了強烈的感染和震撼,我們不少09年的學員,他們畢業(yè)也就有兩年左右的時間,很多人已經做到項目經理了,而且深受領導的喜歡、同事們的敬佩與愛戴,他們剛入職時的起點并不高,但他們堅持住了,才2年就有了這么大的變化,2年,對于未來職場幾十年的發(fā)展來說,又算得了什么呢?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在轉行、入行開始的時候,稍微低一下我們那“高傲”的頭,調整一下心態(tài),合理降低一下欲望呢?
說實話,看到學員們的快速成長,我內心的喜悅無以言表,確實應了那句話:世界上只有老師、父母、伴侶希望對方發(fā)展的比自己好。當我看到由于我們的努力,改變和幫助到一些學員朝著自己的職業(yè)夢想一步步靠近時,就覺得之前的一切辛苦與付出都是值得的,但當我看到一些學員由于心態(tài)調整不好,執(zhí)著于自己固有的想法,油鹽不進,難以改變時,那種傷心、痛苦和無奈就像父母對不孝兒女的感受一樣遭受煎熬。
心態(tài)可以決定一個人是天使還是魔鬼,在就業(yè)過程中,如果心態(tài)調整不好,真的是會惹禍的,千萬要小心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