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擇創(chuàng)業(yè)
決心不再受命運的擺布
初到陌生的都市,父子倆租不起房子,只能“傍”親戚。好在劉國梁在鎮(zhèn)上學(xué)了白案,炸過油條,好心的親戚把他介紹來到漢口一家小餐館,學(xué)做紅案。他的父親則找到一家苗圃打零工。
為了掙夠修房的錢,剛18歲、瘦弱的劉國梁埋頭苦干。武漢的夏季熱得冒煙,在密不透風(fēng)的廚房里,他一人負責(zé)紅、白兩案,同時應(yīng)付七、八張臺面的菜肴,好幾次,都熱得暈倒在爐子前。他酷愛學(xué)習(xí),師傅傳授技藝,總是記在心里,反復(fù)推敲。為了純熟技藝,他經(jīng)常加班到深夜。憑著不怕苦、肯動腦的精神,學(xué)徒劉國梁漸漸有了一手好廚藝。他的一個絕活,至今為當(dāng)時的同行津津樂道:一只活雞,從開膛破肚到端上桌面,不過幾分鐘的事,給雞去毛時,面對滾燙的開水,他可以動作敏捷得燙不到手。
圖解:就這樣,兩年過去了,父子倆歷盡艱辛,終于攢到了幾千元血汗錢,可以回家修整房屋了。然而此時的劉國梁,經(jīng)過大城市的濡染,已經(jīng)眼界大開,不愿意再回到那個貧苦的鄉(xiāng)村了。就在他有這樣念頭的時候,劉國梁偶爾聽到一位顧客感嘆,目前武漢適合老百姓消費的像樣的餐館太少了,這位顧客的話給劉國梁觸動很大,他覺得在武漢開餐館是很有前途的,只要用心經(jīng)營,一定能賺錢。那一刻,他下定決心,不再受命運的擺布,自己去闖出一番天地。
原始積累
勤扒苦做賺取“第一桶金”
劉國梁沒有回家翻修老宅,而是苦口婆心地說服家里人,用這筆錢開了家小餐館“小南京”。店在當(dāng)時冷冷清清的漢口新華后路,招牌也十分簡陋。
和每一個小業(yè)主一樣,劉國梁為了他的“第一桶金”,起早摸黑,勤扒苦做。5年間,劉國梁精打細算,“小氣”到了極點,為了節(jié)約成本和保證原料的品質(zhì),他曾騎著摩托車,到200公里外的洪湖去采購鮮魚。他對菜肴精益求精,并對客人承諾:如果菜做的不好可以要求重做。他嫻熟的技藝和良好的待客之道使得小餐館生意紅火起來。
就這樣,用了5年的積累,劉國梁攢夠了20萬元。20萬元,對于出身貧寒的劉家,算得上是座金山了,眼見武漢餐館越開越多,生意越來越難做,不少餐館都在上檔次、上規(guī)模,劉國梁提出要傾其所有,用來購置大門面,進行高檔裝修,卻遭到了想回家蓋房的父親的強烈反對。是小富即安,還是開創(chuàng)更大的事業(yè)?劉國梁面臨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抉擇。 |